起搏在线

谢萍:广泛应用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成为趋势

编者按:
 
  核磁兼容起搏器系统的出现,改变了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无法安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历史,是起博疗法的新的里程碑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甘肃省人民医院谢萍教授就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在院内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享。
· 谢萍 ·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心内1科主任;宁夏医科大学和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甘肃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特别是在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1

起搏器临床应用广泛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增长,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据统计,目前全球起搏器年植入量大于500万台。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起搏器年植入量大于7万台。因此,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2

核磁共振检查地位重要

 

  约50~75%的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可能需要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但为了避免由于磁场的干扰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以往大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是被禁止接受MRI扫描检查的。随着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在诊断各类疾病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检查手段不可替代的。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如果不能进行MRI检查,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会受到很大影响。尤其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临床上MRI检查需求非常大。

 

3

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取得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2008年,全球诞生了第一台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2011年,我国也植入了首台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临床上对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越来越重视。我院心内科也充分意识到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优势,引入了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作为植入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数量多、开展时间长的单位,我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相信随着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核磁兼容起搏器的充分认识和重视,核磁兼容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友情链接